2025.10.2
新聞資訊
文:Lily Lien/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
肝細胞癌(HCC)是全球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之一,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光在2021年,全球就新增超過53萬病例,造成近48萬人死亡。它不僅發病率高,死亡率也相當驚人。
造成 HCC 的危險因子相當複雜,除了肝臟本身的慢性病變,還牽涉到代謝疾病、生活型態甚至環境因素。因此,預防策略也必須是多面向的:從避免疾病發生(初級預防),到針對高危險族群的早期發現(次級預防),都扮演關鍵角色。
在台灣,肝癌過去與長期與慢性B型肝炎(HBV)高盛行率有關。幸運的是,台灣自1984年起全面推動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,加上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普及,病毒相關的肝癌已經逐步下降。
然而,新的威脅正在浮現:
>>酒精性肝病(ALD):隨著飲酒文化,酒精相關肝癌比例逐漸升高。
如何避免肝癌?(初級預防)
早期發現的重要性(次級預防)
即使做到上述的預防措施,部分高危險族群仍有可能發病,因此定期監測非常關鍵:
肝癌的預防不僅靠醫療,從疫苗接種、抗病毒治療 到生活方式改變、食品安全監管,每一環都能降低風險。對高危險族群而言,定期檢測是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的關鍵。
延伸閱讀:「認識肝癌」。